
根据《公安交通管理警务辅助人员管理规定(试行)》(简称《规定》),辅警可以在交警的带领或者监督下,协助维护交通秩序,劝阻纠正交通违法行为、采集交通违法信息,协助维护交通事故现场秩序、安全,协助勘察现场,保护、清理事故现场,抢救等工作。因此,交通辅警有执法权。
交通辅警,作为协助交警维护道路交通秩序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日常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法律职责。本文将从交通辅警的法律职责和权益保障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交通辅警的法律职责
协助交警执行交通管理任务
交通辅警的主要职责是协助交警执行道路交通管理任务,包括但不限于疏导交通、指挥车辆行驶、制止违法行为等。在执行任务时,交通辅警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道路交通秩序的有序进行。
及时处理交通事故
当发生交通事故时,交通辅警应当迅速报告交警,并配合交警进行现场勘查、取证等工作,确保事故处理的公正、公平。同时,交通辅警还应当对现场进行维护,防止事故扩大,减少因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参与交通违法处罚工作
交通辅警在协助交警执法过程中,发现违法行为时应当及时制止,并引导当事人到指定地点接受处理。对于违法行为较为严重或者需要进一步调查的情况,交通辅警还应当将当事人带离现场,以保证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交通辅警的权益保障
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交通辅警作为国家公务员,其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交通辅警的合法权益。
享有相应的待遇和福利
交通辅警在执行职务过程中,享有一定的待遇和福利保障。具体包括工资报酬、社会保险、住房补贴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交通辅警还享有一定的休假制度和晋升通道。
受到法律监督和管理
为了保障交通辅警的合法权益,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交通辅警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同时,交通辅警自身也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自觉接受监督和管理。
交通辅警在维护道路交通秩序的过程中,既要履行好法律规定的职责,也要关注自身的权益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提供优质的道路交通安全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