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财行〔2013〕531号),差旅费报销应当遵循以下规定:
- 差旅费报销应当按照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报销,不得超支;
- 差旅费报销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报销,不得降低标准;
- 差旅费报销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报销,不得随意报销。
此外,还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注意,例如:
- 差旅费报销应当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票据和凭证;
- 差旅费报销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办理完毕;
- 差旅费报销应当在单位内部指定的财务人员处办理。
一、差旅费报销的法律规定
企业内部规定:企业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企业内部规定,制定差旅费报销的具体办法。
个人所得税法:员工因公务活动产生的差旅费,可以在个人所得税申报时享受一定比例的税前扣除。
《劳动法》:《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为劳动者提供工作条件和劳动保护。差旅费报销属于用人单位应承担的部分。
《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等。差旅费报销属于工资的一部分。
二、差旅费报销的相关注意事项
出差申请:员工在出差前需向所在部门或上级领导提出出差申请,填写详细的出差事项说明,并经批准同意。
发票报销:员工出差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应尽量取得发票,以便在报销时提供合法依据。同时,注意保留与出差相关的所有凭证,如行程单、火车票、飞机票等。
报销流程:员工在出差结束后需按照公司规定的流程办理差旅费报销手续。一般流程包括提交报销申请、审核票据真实性、核算费用金额、财务部门确认等环节。
报销限额:企业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企业内部规定,设定合理的差旅费报销限额。超过限额的部分将不予报销。
报销审计:企业应定期对差旅费报销情况进行审计,确保报销行为合规合法。发现违规行为应及时纠正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