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首页
 
热搜

劳动合同法试用期法律解读与实务操作

播报文章

life

发布时间: 2024-09-18 01:44:01life官方账号
关注
当前位置: 法律 » 案例 » 正文

一、劳动合同法试用期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试用期是劳动合同期限的一部分,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正式建立劳动关系前为相互了解、考核而约定的一个特殊阶段。试用期的长度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但不得超过劳动合同期限的15%。

二、试用期的法律规定

试用期的设定

(1)试用期的开始时间:自试用期合同签订之日起。

(2)试用期的结束时间:通常与劳动合同期限相同,最长不得超过15%。

试用期的报酬

在试用期内,劳动者的工资待遇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

试用期的解除

(1)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可以随时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无须承担违约责任。

(2)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随时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无须承担违约责任。但需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

试用期的评估

(1)试用期结束后,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的工作能力、业务水平等进行全面评估。

(2)试用期结束后,用人单位决定正式录用劳动者的,应当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三、试用期的法律实务操作要点

制定合理的试用期条款,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在试用期内,及时与劳动者沟通,了解其工作情况和需求,为正式录用提供依据。

在试用期结束后,对劳动者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录用的人员符合岗位要求。

对于违反试用期规定的用人单位,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