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赃并获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rén zāng bìng huò。人赃并获意思是:犯人和赃物赃款一起被捕获 。
在刑事诉讼中,人赃并获是一条基本原则,旨在确保犯罪嫌疑人在法庭上受到公正审判。这一原则要求执法部门在逮捕嫌疑人时,必须同时获取与犯罪行为相关的证据和赃物。本文将探讨人赃并获的法律原则及其在刑事诉讼中的实践。
一、人赃并获的法律依据
人赃并获原则主要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在侦查活动中,对于查明的犯罪事实,应当及时收集、固定、保存证据。对于涉嫌犯罪的财物、文件、邮件、电报、录音录像资料等,应当依法予以查封、扣押。”这一规定明确了执法部门在侦查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原则,即在逮捕嫌疑人时,要同时获取与犯罪行为相关的证据和赃物。
二、人赃并获的实践要点
侦查取证
在刑事侦查阶段,执法部门应当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侦查取证。这包括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搜查、扣押、冻结财产等。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要确保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充分性。还要注意保护证据的安全,防止证据被破坏或者丢失。
审判程序
在刑事诉讼的审判阶段,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如果发现证据不足或者不具有证明力,被告人可以提出异议。法院会根据证据的真实性、充分性和合法性来判断案件的性质和结果。因此,在审判过程中,人赃并获原则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三、人赃并获的现状与问题
虽然人赃并获原则在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部分执法人员在收集证据时可能会侵犯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另外,由于侦查阶段的时间限制,有时难以在逮捕嫌疑人时同时获取完整的证据链。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和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来解决。
人赃并获原则是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之一,对于确保司法公正和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我们应当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刑事诉讼的公正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