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新交规,如果造成致人轻伤以上或死亡后逃逸,不构成犯罪的,会扣12分。如果是造成致人轻微伤或财产损失后逃逸,不构成犯罪的,会扣6分 。此外,新交规中对机动车肇事逃逸行为规定的处罚是支付两百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的罚款。
肇事逃逸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驾驶员为逃避责任而逃离现场的行为。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交通法规,对受害者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本文将详细介绍肇事逃逸的法律责任以及应对策略。
一、法律责任
刑事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因肇事逃逸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轻伤或者财产损失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肇事逃逸者将面临刑事处罚的风险。
民事赔偿:受害者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律,向肇事逃逸者主张民事赔偿。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用、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行政拘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肇事逃逸的行为将被处以行政拘留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的处罚。
二、应对策略
遵守交通法规:驾驶员应严格遵守交通法规,确保行车安全,避免因违章行为引发交通事故。同时,要了解并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知法守法。
提高安全意识:驾驶员要时刻保持警惕,注意观察路况,确保行车安全。遇到交通事故时,要立即停车并进行妥善处理,切勿逃逸。
加强车辆维护保养:定期检查车辆各项性能,确保车辆安全可靠。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救援设备,降低事故损失。
及时报警: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要立即拨打报警电话,等待交警到场处理。如实提供事故情况,配合警方调查取证。
肇事逃逸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将面临刑事和民事处罚,还会影响个人的社会信誉和家庭生活。因此,广大驾驶员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提高安全意识,确保行车安全,共同维护道路交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