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通知,自2023年秋季学期起,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含第二学士学位、高职学生、预科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由不超过12000元提高至不超过16000元。
如果您是研究生,则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由不超过1.2万元提高至不超过1.6万元。
随着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庭为了子女的成长付出巨大的财力。助学贷款作为一项金融工具,旨在帮助有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本文将对助学贷款的额度及法律规定进行解析,帮助读者了解相关政策。
一、助学贷款额度
国家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分为中央政府主导的生源地助学贷款和地方政府主导的地方专项助学贷款。根据不同地区和学生情况,助学贷款的最高额度有所差异。以生源地助学贷款为例,现行政策下,每人每年最高可贷8000元,最高可分三次还款。地方专项助学贷款则由各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政策。
商业助学贷款
商业助学贷款是由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产品,其额度通常由金融机构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因素综合评估后确定。一般来说,商业助学贷款的额度较高,但利率相对较高,借款人需承担较高的利息支出。
二、助学贷款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助学贷款是一种借款合同,当事人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借款人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还款义务,不得拖欠、逾期还款。金融机构在发放助学贷款时,应向借款人充分说明合同内容,确保借款人充分理解并同意合同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和方式履行还款义务。如借款人未按照约定履行还款义务,出借人有权要求借款人支付逾期利息;逾期仍未履行还款义务的,出借人可以解除合同,收回借款本金和利息。
《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
该文件明确了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支持范围、申请条件、审批程序等事项,要求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切实加强大学生资助工作,确保助学贷款政策的有效实施。
本文主要介绍了助学贷款的额度及法律规定。助学贷款作为一种金融工具,旨在帮助有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借款人在使用助学贷款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履行还款义务,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政府和金融机构也应加强监管,确保助学贷款政策的公平、公正、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