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侵犯肖像权的行为可能涉及到民事赔偿责任,但不会涉及到刑事责任。 情节严重的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
一、简介
肖像权是指公民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在现代社会,肖像权已成为一种基本人格权利。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肖像权侵权现象日益严重。本文将从侵犯肖像权的处罚标准和案例分析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侵犯肖像权的处罚标准
确定侵权事实
侵犯肖像权的行为通常包括未经许可擅自使用、制作、公开传播他人肖像等。在判断侵权行为时,应以被侵权人的主观感受为依据,同时考虑行为人的目的、方式和影响等因素。
判断侵权程度
侵犯肖像权的行为可以分为一般侵权和严重侵权。一般侵权主要表现为未经许可擅自使用、制作、公开传播他人肖像,但未给被侵权人造成明显损害。严重侵权则是指故意侵犯他人肖像权,造成被侵权人精神损害或者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
计算损害赔偿金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对于侵犯肖像权的行为,被侵权人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其中,赔偿损失的范围包括因侵权行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合理费用支出。
三、案例分析
某公司未经授权使用员工肖像制作宣传材料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行为属于一般侵权行为,但由于其使用了员工的肖像并用于商业目的,因此可能会给员工造成一定的精神压力。因此,法院可能会要求公司停止侵权行为、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员工一定数额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某网站未经授权发布他人生活照片
在这种情况下,网站的行为属于严重侵权行为。由于该网站未经许可擅自发布他人生活照片,可能导致被侵权人的社会评价降低、隐私泄露等问题。因此,法院可能会要求网站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删除相关照片,并赔偿被侵权人一定数额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抚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