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平正义是法治的生命线,是司法的灵魂,是人民群众感知法治建设的一把尺子。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进行,把这一价值追求贯穿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所谓公正司法,就是受到侵害的权利一定会得到保护和救济,违法犯罪活动一定要受到制裁和惩罚。”在法治的各环节中,司法决定具有终局性的作用,权利的最终救济、纠纷的最终解决是在司法环节。作为最后一道防线,公正司法对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引领作用。一旦这道防线被冲破,出现司法不公现象,就会对社会公平正义带来致命破坏。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话,来说明司法不公的危害性:“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这其中的道理是非常深刻的。执法司法中万分之一的失误,对当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伤害。人民群众每一次求告无门、每一次经历冤假错案,损害的都不仅仅是他们的合法权益,更是法治的尊严、社会的公平正义。
法院:司法公正的守护者与维护者
在社会秩序的构建中,法律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而作为法律的主要执行机构,法院更是司法公正的守护者与维护者。本文将探讨法院的定义、功能以及其在社会公正与法治建设中的重要性。
一、法院的定义和功能
法院是国家的主要司法机关,由法官组成的专业审判团队,负责审理各类案件并作出裁决。法院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供司法救济: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寻求法律保护。
保障社会公正:法院通过审理案件,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捍卫社会公平正义。
维护社会秩序:通过解决纠纷和冲突,法院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
培养法治精神:法院的工作过程和结果对于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二、法院在维护社会公正中的作用
法院在维护社会公正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法院通过公开、公正、公平地审理案件,确保每一个案件都得到公正审判,避免任何可能影响公正的因素干扰司法过程。法院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对案件进行全面、深入的审查和裁决,以实现社会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