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条规定,共有人可以协议分割共有财产。协议不成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分割。但是,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不得分割的除外。
在分家析产时,应注意的问题:(一)、分家析产时,要把家庭共有财产和家庭成员的个人财产区分清楚。 分家析产只能是分割家庭共有财产,属于家庭成员的个人财产是不属于分割范畴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家庭财产分割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更好地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我国对分家析产的法律规定进行了最新的调整。本文将为您介绍这些最新规定以及它们对家庭成员的影响。
一、分家析产法律规定的最新变化
明确了分家析产的程序和条件
根据最新规定,分家析产应当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条件。家庭成员应当协商一致同意进行财产分割;应当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判决或者裁决财产分割。
强调了夫妻共同财产的保护
最新规定明确指出,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除非另有约定。这意味着在分家析产时,夫妻共同财产应当得到充分保护。同时,离婚后对于共同财产的分割也应当遵循公平原则。
增加了遗嘱的规定
为了防止因遗嘱不明确或者无效而导致的家庭纠纷,最新规定对于遗嘱的规定进行了完善。遗嘱应当明确指定继承人及遗产分配比例,并符合法律规定的要件。否则,遗嘱将被视为无效。
加强了对子女抚养权的保护
最新规定强调了子女抚养权的重要性,要求在财产分割时充分考虑子女的利益。对于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在财产分割时应当给予子女适当的抚养费和生活费用。对于父母双方都有争取子女抚养权的情况,法院或仲裁机构将根据子女的需求和实际情况作出公正的判决。
二、分家析产法律规定的最新变化对家庭成员的影响
有利于维护家庭和谐稳定
最新的分家析产法律规定旨在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避免因财产分割引发的家庭纷争。通过明确程序和条件、加强夫妻共同财产保护等方式,有助于维护家庭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