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休金计算方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规定,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退休金发放的依据是《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2006年全国统一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退休养老金由3部分组成: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 (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十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本人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一、退休金计算方法
根据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计算: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越多,其退休金基数越高。一般来说,退休金的计算公式为:退休金=(个人缴费年限/缴费年限平均数)×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1%。其中,缴费年限平均数是指个人缴纳养老保险的总年限除以缴纳年限的人数。
根据个人在职期间的工资计算:在某些地区,退休金的计算还可以根据个人在职期间的工资进行。这种情况下,退休金的计算公式为:退休金=个人在职期间月均工资×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1%。
二、退休金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可以继续缴费至满十五年。同时,该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资金组成。具体比例由国务院规定。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第十二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和职工实际工资水平,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费。同时,该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职工在符合退休条件时,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申请办理退休手续,并领取基本养老金。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第十三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和职工实际工资水平,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费。同时,该决定第二十四条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可以继续缴费至满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