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赖",即失信被执行人,是在被执行人基础上,通过手段使法院无法执行,使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而被执行人实际上是有能力执行的。这类人明明官司打输了,却故意不执行法院判决,即使申请执行人去法院申请执行,这些人采取各种措施,比如隐匿财产,转移资产,无偿赠与,假离婚等方式,来让法院无法执行,使得胜诉人的法律判决,变成了一纸空文。
对于这种行为,我们应该有明确的认识和态度。首先,"老赖"的行为严重违背了法律精神,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应该受到法律的严厉打击。其次,"老赖"的行为也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增加了社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对于"老赖"的行为,我们不能容忍,必须坚决予以打击。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老赖"现象的存在,反映出了我国在法治建设、债权保护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债权保护机制不健全,法律执行力度不够等。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完善债权保护机制,提高法律执行力度,以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经济活动的繁... [更多]
* 债务人未履行到期债务,包括但不限于欠款、借款等;
* 债务人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债务;
* 债务人在一定期间内未进行财务报告或者未经允许擅自改变财务状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对于已经成为"老赖"的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追究其法律责任:
民事诉讼: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债务人履行还款义务。如果法院判决生效后,债务人仍然拒不履行,债权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刑事责任:如果"老赖"的行为触犯了刑法规定的诈骗罪、拒不执行判决罪等,将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为了避免"老赖"现象的出现,我们也需要从源头上加强管理。例如,加强对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估,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加大对欠债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同时也需要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