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国,共同受贿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涉及行贿、受贿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共同受贿行为将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本文将对共同受贿行为的法律解析进行探讨,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问题。
一、共同受贿的定义与构成要件
共同受贿是指两人或以上共谋实施行贿、收受贿赂的行为。构成共同受贿需满足以下要件:
主体: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主观方面:具有共同犯罪的意思表示,即双方有预谋、合谋实施犯罪行为;
客观方面:实施了行贿、收受贿赂的行为;
结果方面:犯罪行为造成严重后果。
二、共同受贿的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共同受贿行为的刑事责任分为两种情况:
从犯:对于参与共同受贿的未达到法定最低刑罚年龄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处罚。即使是从犯,也要承担刑事责任。
主犯:对于参与共同受贿的主犯,依照其犯罪情节和后果,分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般情况下,主犯会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同时,如果主犯是国家工作人员,还可能面临党纪处分和开除公职等后果。
三、共同受贿的罚则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共同受贿的行为,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具体罚则如下:
对单位判处罚金,责令改正违法行为;
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个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处没收财产;
吊销许可证、执照或者其他批准文件;
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
降级、撤职或者开除公职;
对其直接负责的其他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共同受贿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涉及行贿、受贿双方。我国法律对此予以严格规定,对于参与共同受贿的行为,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我们应当增强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尽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