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规定,驾驶人发生违法行为后,受到行政处罚+扣分。具体的扣分标准依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分值》的规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扣分情况:
- 超速行驶:时速超过限定时速不到10%的,给予警告;在限速为50公里以下的道路,时速超过限定时速10%以上不到20%的,处50元罚款;超过限定时速20%以上不到50%的,处100元罚款;超过限定时速50%以上的,处200元罚款;
- 酒后驾驶:一律处暂扣3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300元罚款;对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一律处暂扣3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500元罚款;
- 醉酒驾驶:一律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 无证驾驶:一律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 逃逸事故:造成致人轻伤以上或者死亡的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造成致人轻微伤或者财产损失的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 非法改装:一律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 未按规定悬挂号牌:一律责令改正,并处以200元罚款。
标题:《扣分制度的法律依据》
关键词:扣分制度、法律依据、交通违法、行政处罚
内容:扣分制度是指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机动车驾驶人或者行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其违法行为进行记分并处以相应的行政处罚。扣分制度的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到你。如果你需要更多的帮助,请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