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首页
 
热搜

亲权的法律保护与限制(亲权具有什么样的法律特征)

播报文章

life

发布时间: 2024-09-19 08:33:01life官方账号
关注
当前位置: 法律 » 案例 » 正文

亲权是父母基于其身份对未成年子女的人身、财产进行教养保护的权利和义务。亲权是父母基于其身份所有的权利义务,因此,亲权人,即行使亲权的权利义务主体,应为父母。

在中国法律中,亲权的法律特征如下:

- 亲权是一种人身权利;

- 亲权是一种财产权利;

- 亲权是一种教育、保护、抚养、赡养等义务;

- 亲权是一种继承权利。

亲权是父母对其子女在人身和财产方面的支配和保护的权利。在法律上,亲权受到严格的保护,以确保家庭和谐、未成年人的权益得到维护。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亲权的行使也面临着一定的限制。

一、法律对亲权的保护

人身权保护:各国法律均明确规定,父母有权决定子女的出生、婚姻、姓氏等事项。父母还享有对子女的抚养、教育、监护等权利。

财产权保护:父母作为子女的法定监护人,有权管理、处分子女的财产。在子女成年之前,父母对子女的财产拥有绝对所有权;子女成年后,父母只能按照子女的意愿分配遗产。

赡养义务:成年的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在我国《婚姻法》中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有教育、抚养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二、法律对亲权行使的限制

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为了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各国法律对亲权的行使设定了一定的限制。例如,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子女;限制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进行刑事责任追究等。

强制性教育:为了保障子女的教育权益,法律规定父母有义务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在我国,父母不履行这一义务的,将面临罚款甚至刑事处罚。

离婚程序:如果夫妻感情破裂,需要离婚时,法律规定双方应当尽量协商解决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如协商不成,可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会根据子女的最佳利益原则,对子女的抚养、财产等进行合理安排。

亲权作为父母对子女的法定权利,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亲权的行使也面临着一定的限制,以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在行使亲权时,父母应充分尊重子女的意愿和需求,遵守法律法规,切实履行好自己的法定义务。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