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首页
 
热搜

逃税现象及其法律责任(逃税现象及其法律责任论文)

播报文章

life

发布时间: 2024-09-03 06:00:01life官方账号
关注
当前位置: 法律 » 案例 » 正文

2. 《论我国现行刑事逃税罪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该论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现行刑事逃税罪立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3. 《刑法修正案(七)》增设的逃税犯罪免责条款存在出罪标准过于宽缓,行政程序前置导致逃税罪名虚化和法条表达范式偏离犯罪构成原理等问题。在我国全面推进税收法治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需进一步明确该条款的法律性质,厘清其内在运行逻辑,立足我国逃税治理实践。

逃税是指纳税人在应纳税款的期限内,故意不申报、迟报或者少报应纳税款的行为。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财政收入,破坏了税收制度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为了规范税收征管,保障国家财政收入,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税收法律,对逃税行为进行严格规制和打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逃税行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申报、报送纳税资料的,税务机关可以责令其补正;逾期仍未补正的,可以处以罚款。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虚假申报的,税务机关可以处以罚款,并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再次,纳税人负有举证责任的案件,税务机关有权根据纳税人提供的证据进行核定。纳税人不能提供相应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应纳税款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核定其应纳税款。对于逃税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税务机关可以依法决定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如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

为了遏制逃税现象,各国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加强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加大对逃税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引导纳税人诚信纳税;加强税收宣传教育,提高纳税人的法治意识和纳税自觉性等。

逃税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利益,也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我们应当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加强税收征管,自觉履行纳税义务,共同维护国家税收制度的完整性和权威性。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