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3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实施。其中,新增罪名为妨害安全驾驶罪。具体规定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二的规定:“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控驾驶操纵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前款规定的驾驶人员在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擅离职守,与他人互殴或者殴打他人,危及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近日,我国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通过,对刑事责任年龄进行了调整。这一修正案的出台旨在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防止未成年人犯罪,同时也是对刑事立法的一种完善和进步。
在此之前,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而对于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前款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情节显著轻微的,可以不负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修正案十一的内容,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仍然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对于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这些罪行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同时,如果情节显著轻微的,可以不负刑事责任。
这一修正案的出台,对于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它使得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法律的保护。这一修正案也有助于引导家长和教育部门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行为。这一修正案也是对我国刑事立法的一次完善和进步,有助于推动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
刑法修正案十一的出台是我国刑法立法的一次重要突破,对于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引导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具有积极意义。希望未来我国能够在刑事立法方面取得更多的成果,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