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查到的信息,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男职工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不过,人社部正在研究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促进人力资源充分利用。具体的政策实施时间表还没有公布。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调整退休年龄。在中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法定退休年龄为60岁。然而,近年来,政府已经开始关注到这一问题,并逐步推动提高法定退休年龄。那么,65岁退休的法律规定是什么?在这个年龄范围内,退休人员的权益如何保障?
一、65岁退休的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的退休制度。劳动者达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享受退休待遇:(一)年满六十周岁;......”从这个法律条款可以看出,中国法定退休年龄为60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60岁以上的劳动者都可以合法退休。实际上,政府已经开始逐步推动提高法定退休年龄。例如,2019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要“按照国家总体要求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承受能力,适时提出推迟退休年龄的政策建议”。
二、65岁退休的权益保障
在65岁退休时,退休人员可以享受到一定的养老金和其他福利待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可以在法定退休年龄领取基本养老金。根据不同地区的政策规定,退休人员还可以享受到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其他社会保险待遇。
然而,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保障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各国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完善养老保障体系。例如,一些国家已经开始提高个人养老金税率、鼓励个人储蓄和投资、推动延迟退休等。这些措施旨在确保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同时也有助于缓解养老保障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