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除合同和撤销合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解除合同是指当一方或双方协商一致,通过书面形式或其他形式,使合同终止的行为。而撤销合同是指当合同订立时,因为违反法律规定的条件或者存在其他原因,使合同自始无效的行为 。
简单来说,解除合同是在合同有效成立后消灭行为,而撤销合同是合同订立时的无效行为。两者有本质区别。
一、什么是撤销合同?
撤销合同是指合同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依法解除已经生效的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的撤销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
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二、如何撤销合同?
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当合同的一方或双方认为合同不再符合实际情况,可以协商一致要求撤销合同。双方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并签订书面协议。在协商一致后,原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之日起自动终止。
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当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签订合同,或者签订的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时,受害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该合同。撤销请求应当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当双方因重大误解而签订的合同显失公平时,受害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该合同。重大误解的认定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误解是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避免的;(2)误解与订立合同的目的无关;(3)误解不是由于当事人故意造成的。
三、撤销合同后的法律责任
对于因协商一致撤销的合同,双方应根据各自的过错承担违约责任;如果一方未履行通知义务,另一方有权请求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对于因欺诈、胁迫等原因撤销的合同,受害方有权请求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如无损失或者损失已得到弥补,受害方还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对于因重大误解撤销的合同,受害方无需承担违约责任;但如果受害方在得知误解后继续履行合同,且未提出异议的,应当视为对错误意思表示的追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