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可以通过电子社保卡小程序,手机微信办理社保(养老保险)跨省转移网上申请、养老保险个人权益单查询、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等业务。此外,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也提供在线查询养老保险个人权益记录服务 。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保险制度在我国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确保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国家对养老保险实行年审制度。本文将从法律要求和实施要点两个方面对养老保险年审进行介绍。
一、法律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定期缴纳养老保险费。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缴费比例,为本单位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费。
养老保险实行个人账户制度。个人账户分为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和个人补充养老金个人账户。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用于支付基本养老金,个人补充养老金个人账户用于支付个人补充养老金。
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办法。社会统筹基金用于支付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基金用于支付个人补充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基本养老金。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可以提前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养老金待遇。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不得提前领取基本养老金。
二、实施要点
年审对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以及社会团体、其他组织和个人。
年审内容:(1)缴费情况;(2)待遇领取情况;(3)个人账户管理情况;(4)社会统筹基金管理情况;(5)违法违规行为处理情况。
年审方式:(1)书面报告;(2)现场检查;(3)数据分析。
年审期限:每年进行一次年审,自社会保险登记之日起计算。
年审结果:对于符合规定的单位和个人,颁发年审合格证书;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责令限期改正;对于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养老保险年审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养老保险年审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