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遂是刑法上的犯罪的一种基本形态,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
例如,如果一个人故意杀人,那么只有在这个人已经完成了杀人行为并且造成了死亡后果时,才能认定为既遂。
既遂原则是民事法律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它规定了当一个民事行为已经完成或者说达到了既定的目的时,该行为就被视为已经完成。在法律实践中,既遂原则在合同法、侵权法和刑事诉讼法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运用。
在合同法中,既遂原则主要体现在合同的生效问题上。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合同双方达成一致并共同履行完毕后,合同即告成立并生效。此时,即使一方没有完全履行合同义务或者违反了合同约定,只要另一方已经接受了这些履行或者约定,那么整个合同就被认为是已经完成的,而不再需要进一步的审查和处理。
在侵权法中,既遂原则对于确定损害赔偿的范围和责任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侵权法的规定,只有在受害人实际遭受到损害的情况下,侵权人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换句话说,只有在侵权行为已经造成了实际损害的情况下,侵权人才需要对受害人进行赔偿。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侵权行为的既遂与否直接影响到赔偿责任的大小和范围。
在刑事诉讼法中,既遂原则则主要涉及到犯罪构成要件的问题。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只有当犯罪行为符合构成要件的要求时才能被认定为犯罪。这些构成要件通常包括主体要件、客体要件、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等多个方面。如果一个犯罪行为没有达到这些要件的要求,那么即使它已经开始实施了一段时间,也不能被认定为犯罪。因此,在刑事诉讼中,既遂原则对于确定犯罪行为的性质和刑罚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