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驶离现场并故意逃避责任,即构成交通肇事逃逸。在轻微刮蹭的情况下,离开现场不算交通肇事逃逸。如果造成人员伤亡或者直接重大经济损失,且负主要责任;或者无证驾驶等其他违规行为造成重大后果而逃离现场的,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如果您遇到了这种情况,建议您及时报警并配合警方调查。
一、逃逸的法律认定
定义:逃逸是指在交通事故中,驾驶人明知自己存在过错,但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擅自逃离现场的行为。
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交通肇事罪的基本构成要件之一是“造成严重损害结果”,并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逃逸行为可能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的一部分,加重刑事责任。
行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未按规定报警、保护现场、抢救伤员或者财产,致使事故无法查清责任的,将被处以二百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罚款。如果因逃逸导致无法查清责任,还将面临更高的罚款。
二、相关案例分析
某高速公路上发生一起追尾事故,双方车辆受损严重。然而,在事故现场并没有找到任何一方驾驶员的踪迹。经过调查取证,警方发现肇事车辆在事发前曾更换轮胎,企图掩盖痕迹。最终,警方通过监控视频和现场物证确认了肇事司机的身份,并以交通肇事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一名出租车司机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心脏病发作,导致车辆失控撞上路边护栏。事发后,司机并未停车寻求帮助,而是继续驾车逃离现场。不久之后,他因心脏病突发死亡。警方通过调取监控录像和询问目击者得知了事发经过,并最终以交通肇事罪追究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