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车”行为是指车主在过高速ETC车道时,装有ETC的车辆抬栏杆放行,因为在ETC车道前后车辆需保持8-10米以上距离,当车辆驶入ETC车道,进入天线识别区域,装有ETC的车辆就可以完成交易。而“蹭车”行为则是指没有装有ETC的车辆跟随装有ETC的车辆,趁抬杆未落时加速通过,或强行插队已刷卡后车进行逃缴高速公路通行费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二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应急车道、公交车道、非机动车道行驶,不得违反规定超车、掉头、穿越隔离设施或者改变车道方向。”因此,“蹭车”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其中一种就是蹭车。蹭车是指在没有得到车主同意的情况下,搭乘他人车辆的行为。虽然蹭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出行成本,但这种行为也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本文将对蹭车行为的法律问题进行解析。
一、法律责任
侵权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未经许可擅自进入他人的住宅或者宾馆、饭店等公共场所,或者未经许可擅自使用他人的交通工具,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此,如果蹭车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那么驾驶人需要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违反合同约定:车主与乘客之间可能签订了关于车辆租赁或者共享的协议,如果乘客在未征得车主同意的情况下擅自搭乘车辆,那么就属于违反合同约定。在这种情况下,车主有权要求乘客承担违约责任。
侵犯财产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规定,任何人都不得侵犯他人的财产权。如果蹭车过程中造成车辆损坏,那么蹭车者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二、交通事故处理
报警处理:如果蹭车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当事人应当立即报警,由交警部门进行现场勘查和处理。交警部门会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和当事人的陈述,作出交通事故认定书。
保险理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规定,投保人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如果蹭车者在搭乘车辆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那么车主可以向自己的保险公司申请理赔。同时,蹭车者也可以向自己的保险公司申请理赔。在理赔过程中,保险公司会根据事故认定书和保险合同的约定,确定赔偿金额。
三、注意事项
尽量征得车主同意:在蹭车前,应当尽量征得车主的同意。如果车主不同意,那么不要强行搭乘车辆。
告知车主目的地:在搭乘车辆时,应当告知车主自己的目的地。这样可以避免因路线问题引发的纠纷。
注意安全驾驶:即使是蹭车者,也应当注意自己的驾驶行为,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行车安全。
蹭车虽然可以降低出行成本,但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风险。因此,在使用他人车辆时,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自己和他人的权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