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首页
 
热搜

驰名双标现象及其法律应对(驰名双标是什么意思)

播报文章

life

发布时间: 2025-04-18 15:22:01life官方账号
关注
当前位置: 法律 » 案例 » 正文

“驰名双标”来源于“驰名商标”,是“双标”的加强版,意思比双标(双重标准)更进一层、更夸张等,“驰名”主要用于加强双标这个词语气的作用。

简单来说,“驰名双标”就是将两个及以上的人或事物放一起比较时使用的评判标准并不统一或有明显的倾向性。

驰名双标现象是指在市场竞争中,一些企业或个人利用其知名度和声誉,对同类产品或服务进行虚假对比、误导消费者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破坏了市场秩序,甚至可能导致商业道德沦丧。为此,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此类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和制裁。

一、驰名双标现象的表现形式

虚假宣传:企业或个人通过发布虚假广告、夸大宣传等手段,使消费者误认为其产品或服务具有某种特殊功能、品质或其他优势,从而提高销售额。

恶意诋毁:企业或个人通过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损害竞争对手的商誉,企图排挤竞争对手的市场地位。

价格欺诈:企业或个人通过虚构原价、虚假折扣等手段,诱导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

二、驰名双标现象的法律依据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二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第六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上述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以获取违法行为的庇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第十一条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三、驰名双标行为的法律责任

行政处罚:对于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行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依法采取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处以罚款等行政处罚措施。

民事赔偿:受害者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向侵权方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因驰名双标行为所造成的损失。

刑事责任:对于情节严重的驰名双标行为,经营者可能面临刑事责任,如拘役、有期徒刑等刑事处罚。

针对驰名双标现象,我国法律法规已经做出了明确规定和严格制裁。企业应诚信经营,尊重消费者权益,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和商业道德。同时,消费者也应提高法律意识,维权意识,遇到此类问题时及时寻求法律途径解决。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