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如果员工治疗完毕,单位应当主动申请劳动能力等级鉴定,则员工享受的停工留薪期期限以劳动能力等级鉴定报告的时间为止。但若单位延迟申请,至员工发生工伤。
工作人员病假在两个月以内的,发给原工资。 工作人员病假超过两个月的,从第三个月起按照下列标准发给病假期间工资: (一)工作年限不满十年的,发给本人工资的90%; (二)工作年限满十年的,工资照发。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病休成为了许多人缓解压力、调整身心的有效途径。然而,关于病休的法律知识很多人并不了解,这就导致了在病休过程中出现诸多纠纷。本文将对病休法律知识进行解析,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权益保障以及在病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病休的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因病需要休息治疗的,应当按照规定享受病假待遇。
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企业职工因病需要休息治疗的,享受30天至24个月的医疗期。
如果职工在医疗期内仍需继续治疗的,经企业和医疗机构批准,可以延长医疗期。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个月。
二、病休期间的权益保障
工资待遇:病休期间,职工的工资待遇应按照国家规定执行。具体来说,就是按照职工基本工资的70%至90%发放生活费。
社会保险:在病休期间,职工的社会保险费用由企业和医疗机构按规定缴纳。同时,职工个人应承担的部分也由企业和医疗机构从生活费中扣除。
劳动合同:在病休期间,职工的劳动合同仍然有效。用人单位不得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如果职工在病休期间违反了劳动合同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三、病休注意事项
在病休前,职工应向用人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职工在病休期间,应当定期向用人单位报告病情变化情况。
职工在病休期满后,应当及时复工或者经过用人单位和医疗机构同意后继续休息治疗。如果职工在病休期满后仍未恢复工作能力,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病休是一项合法的权利,我们应当了解自己的权益保障以及在病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病休期间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