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一部规范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行为的文件。该规定于1994年12月6日发布,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根据该规定,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 。
工资支付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工资支付制度,按时足额支付员工工资。工资支付方式包括货币工资、实物工资和其他形式工资。同时,企业还需遵循以下原则:
-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支付;
- 工资应当按时足额支付;
- 工资应当按月支付;
- 工资应当在法定节假日支付。
劳动合同中的工资约定
在劳动合同中,双方可以约定具体的工资待遇。合同约定的工资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如果合同约定的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企业需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合同还可以约定加班工资、休假工资等相关待遇。
拖欠工资的法律后果
拖欠工资属于违反劳动法的行为。企业如未按照约定支付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将承担刑事责任。
应对拖欠工资的方法
面对拖欠工资的问题,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 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
- 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工资支付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