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向劳动者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 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为劳动者所在岗位相对应的正常出勤月工资,不包括年终奖、上下班交通补贴、工作餐补贴、住房补贴、中夜班津贴、夏季高温津贴、加班工资等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如果您请了病假,那么您可以按照规定领取病假工资或者疾病救济费。如果您有更多的问题,建议您咨询您所在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或者当地劳动保障部门。
在我国,职工因病需要休假时,可以享受病假待遇。那么,请病假是否有工资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我国关于病假工资的法律法规。
一、病假的定义
病假是指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经医疗机构诊断需要休息治疗,并依法取得医疗证明而享有的休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职工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二、病假工资的计算
正常病假工资支付: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职工在医疗期内,用人单位应按照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六十支付病假工资。其中,试用期满后仍从事原工作岗位的,适用本规定;试用期内仍在原工作岗位试用的,可以按不低于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八十支付病假工资。
超过医疗期的病假工资支付:如果职工病假超过医疗期,那么在医疗期满后,用人单位可以与职工协商确定是否继续支付病假工资。如果双方同意继续支付,那么病假工资可以按照不低于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四十支付。
未休年休假的病假工资支付:职工在享受法定年休假期间,如果需要请病假,那么用人单位可以取消其年休假,并按照未休年休假的天数给予三倍工资的补偿。同时,职工在年休假日和法定节假日请病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再支付其病假工资。
三、不支付病假工资的法律责任
用人单位拒不支付病假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责令用人单位支付病假工资,并可以对用人单位处以罚款。
用人单位无故拒绝支付病假工资或者违反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职工请病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支付病假工资。劳动者如遇到用人单位拒不支付病假工资的情况,可依法投诉或寻求法律途径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