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注册商标是指商标使用者未向国家商标主管机关提出注册申请,自行在商品或服务上使用的文字、图形或其组合标记。未注册商标不享有商标的专用权,不受国家法律保护。
而TM标志系英文Trademark(商标)的简写,有别于®标志,TM标志不代表已经注册的商标,而一般代表已经向商标行政管理部门提出注册申请,但尚未获准注册的商标。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起商标侵权案例,阐述未注册商标在法律上的法律责任以及当事人可以采取的救济途径。文章将介绍未注册商标的概念及其在法律上的保护范围。接着,本文将详细描述一起涉及未注册商标的侵权案例,包括原告、被告双方的权益主张以及法院的判决结果。文章将总结未注册商标的法律责任和救济途径,为广大企业在商标维权方面提供有益的参考。
正文:
一、未注册商标的概念及法律保护范围
未注册商标:指在商标局尚未注册的商标,其使用人虽然已经使用了该商标,但在法律上并未获得商标权的保护。
法律保护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规定,未注册商标的使用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获得法律保护。具体来说,未注册商标的使用人可以通过证明其实际使用的时间为连续五年以上,并在该期间内没有进行过商品销售等方式,来主张其享有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的合法权益。
二、案例分析:未注册商标的法律责任与救济途径
本案涉及一家知名企业(原告)指控一家新成立的企业(被告)侵犯其未注册商标权。原告认为,被告在生产、销售的商品上使用了与原告相同的包装图案,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经过审理,法院最终认定被告的行为构成侵权。
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未经许可擅自使用他人注册商标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停止侵权行为,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在本案中,被告未经许可擅自使用原告的未注册商标,属于侵权行为。因此,法院判决被告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
救济途径
(1)行政救济:原告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要求对被告进行行政处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接到投诉后,将对案件进行调查处理,如发现确实存在侵权行为,将依法予以处罚。
(2)民事救济:原告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判令被告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在获得民事判决书生效后,原告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以保障自己合法权益的实现。
(3)刑事救济:对于情节严重的侵权行为,原告还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追究被告的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的规定,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结论
本案通过对未注册商标的法律保护范围、法律责任以及救济途径的分析,为广大企业在商标维权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企业应当重视商标注册工作,及时为自己的商标办理注册手续,以便在发生侵权纠纷时能够获得有效的法律保护。同时,企业还应当了解各种救济途径,以便在必要时能够采取有效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