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土地经营权的承包人死亡,其应得的承包收益可以继承,继承人可以继续承包。但家庭为单位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作为遗产继承,家庭之外的其他继承人无权继承死者相应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开始时,遗产的表现形式仍为土地承包经营权,但继承人只能继承被继承人的承包收益,而不能继续承包地 。
一、承包经营权的概念及法律依据
承包经营权是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法对其承包的土地享有的在一定期限内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对承包经营权的性质、范围、期限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
二、承包经营权的法律保护与限制
承包经营权受到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承包经营权的行使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用途,不能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其他合法权益。
承包经营权的期限、流转等事项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办理,未经法定程序不得擅自变更。
三、承包经营权的争议解决方式
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承包经营权争议。
如果协商不成,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调解。
仍无法解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四、承包经营权的实践问题与建议
完善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制度,明确权利义务关系,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
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管理与服务,提高农民的维权意识和能力。
促进农村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