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调解或者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超过一个月,那么就属于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的,应当按照下列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拖欠一个月以上不满二个月的,支付赔偿金百分之五十;(二)拖欠二个月以上的,支付赔偿金百分之一百。
拖欠工资是指用人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未按照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行为。在中国,拖欠工资是违法的,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根据《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工资,不得拖欠。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也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劳动者在遇到拖欠工资的情况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要求其按时支付工资。可以向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要求其介入调解。劳动者还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便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拖欠工资是违法行为,劳动者有权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遇到拖欠工资的情况时,劳动者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寻求法律援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