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次酒驾不会通知单位,一般会被交管部门暂扣六个月驾驶证,罚款一千元至两千元。如果饮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是会被拘留十五天,并处罚款五千元,吊销驾驶证的 。如果您需要更多帮助,请咨询专业律师或当地交警部门。
在中国,酒驾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酒驾将面临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如果酒驾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单位也需要承担一定的通知责任。本文将详细介绍酒驾的法律后果以及单位在这种情况下的通知责任。
一、酒驾的法律后果
行政处罚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刑事责任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1)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2) 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
(3) 发生造成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
(4) 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人驾驶的;
(5) 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的;
(6) 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驶时,不按规定行驶的;
(7) 驾驶机动车载人的,超过核定人数百分之二十以上的。
二、单位通知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六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发布交通事故信息。
在本案中,如果酒驾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单位作为肇事车辆所属的企业或单位,需要承担通知责任。这意味着单位有义务通知相关部门(如交警、保险公司等),并配合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和善后工作。单位未履行通知责任的,可能会承担因此产生的法律责任。
酒驾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对于酒驾者来说,将面临法律的严惩。同时,单位在这种情况下也需要承担通知责任,以便及时处理事故并减轻受害者的损失。为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我们应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共同营造安全、文明的道路交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