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健康检查是指用人单位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的健康检查,目的是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和控制职业病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健康检查,涉及身体检查、职业病诊断、职业病预防等方面 。
具体来说,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包括:身体检查、职业病诊断、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情况检查、职业卫生知识测试等 。
一、职业健康检查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对职业健康检查的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是关于职业健康检查的主要法律法规。该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法》对职业健康检查的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定期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二、职业健康检查的实施要点
用人单位的责任
(1)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明确职业健康检查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2)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3)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劳动者的权利
(1)劳动者有权了解自己的职业健康状况,对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提出异议。
(2)劳动者在发现职业病或者疑似职业病时,有权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3)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为其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职业健康检查的程序和标准
(1)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或者职业卫生检测机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2)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应当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情况、身体各系统功能状况等。
(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应当及时告知劳动者,并存入劳动者个人档案。
职业健康检查的监督和管理
(1)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用人单位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监督管理,确保用人单位依法履行职业健康检查的义务。
(2)劳动者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用人单位未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