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因此,电信诈骗犯被判多少年是取决于涉及的金额。金额在三千元至一万元之间的犯罪行为,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金额在五十万元及以上者,可能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电信诈骗犯罪是指利用电信网络技术,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诱使被害人采取转账、汇款等行为,从而达到非法占有被害人财产的目的。这种犯罪行为严重侵犯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损害了社会经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电信诈骗犯罪行为予以严厉打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电信诈骗犯罪的刑事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电信诈骗犯罪的法律适用
电信诈骗犯罪的认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其中,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客体要件为公私财物;主观方面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但仍然故意为之;客观方面为使被害人错误认识事实、处分财产。
电信诈骗犯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数额较大、巨大或者特别巨大的情形,分别对应不同的刑事责任。其中,诈骗数额较大为三万元以上;诈骗数额巨大为五十万元以上;诈骗数额特别巨大为二千万元以上。对于涉及多个被告人的电信诈骗犯罪案件,各地公安机关会根据涉案金额、犯罪情节等因素进行立案侦查。
电信诈骗犯罪的追诉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四条规定:“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仍应当执行的,在该法定最高刑以下判处剥夺政治权利;......”。因此,对于电信诈骗犯罪分子,即使经过长时间的追诉,只要其尚未服满法定最高刑期,均可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电信诈骗犯罪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利益,侵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于电信诈骗犯罪行为,应依法予以严惩,切实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同时,广大人民群众也要提高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共同抵制电信诈骗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