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引言
刑法第264条规定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刑事责任及处罚,该条款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刑法第264条的相关规定进行解读,以期为广大读者提供有关金融犯罪的法律知识。
二、刑法第264条的主要内容
根据刑法第264条的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分为两种情形:一是个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二是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对于这两种情形,法律分别规定了相应的刑事责任和处罚。
个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刑事责任及处罚
(1)主体要件:个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主体为自然人。
(2)主观要件:个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人应当具有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但仍然故意为之。
(3)客观要件:个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必须达到以下标准:一是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二是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付固定回报或者货币;三是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4)后果要件:个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造成严重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刑事责任及处罚
(1)主体要件: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主体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主观要件: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人应当具有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但仍然故意为之。
(3)客观要件: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必须达到以下标准:一是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二是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付固定回报或者货币;三是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4)后果要件: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造成严重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造成特别严重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同时,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
三、结论
刑法第264条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规定了明确的刑事责任及处罚,旨在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广大公民和法人在开展金融业务时,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自觉抵制和防范非法集资等金融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