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首页
 
热搜

保险免赔额:法律规定与实际操作(保险 免赔额是什么意思)

播报文章

life

发布时间: 2025-01-13 21:44:01life官方账号
关注
当前位置: 法律 » 案例 » 正文

保险免赔额是指保险人根据保险的条件作出赔付之前,被保险人先要自己承担的损失额度。免赔额能消除许多小额索赔,降低保费,因此免赔额条款在财产、健康和汽车保险中得到广泛使用 。

保险免赔额是指在保险合同中约定的,当被保险人因保险事故遭受损失时,保险公司在赔偿范围内不承担的部分。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保险合同中的免赔额条款具有法律效力。本文将从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两个方面对保险免赔额进行解析。

一、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保险合同应当载明保险责任、保险金额、保险期间、保险费、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等基本事项。保险合同中的免赔额条款是保险合同的一部分,具有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得违背公共道德或者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二、实际操作

保险免赔额的确定:保险免赔额是由保险人在制定保险合同时根据风险评估、成本核算等因素确定的。一般来说,免赔额越高,保险公司承担的赔偿责任越小,被保险人的保费也相对较低。然而,免赔额过高可能导致被保险人在遇到保险事故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赔偿,影响其合法权益。因此,保险人在设定免赔额时需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确保免赔额的合理性。

保险免赔额的变更:保险合同生效后,如需变更免赔额,应及时与保险公司协商一致。一般情况下,保险公司会要求被保险人提供充分的理由和证据。如果保险公司同意修改免赔额条款,双方应在合同上签字确认。需要注意的是,擅自变更免赔额条款可能会导致合同无效,被保险人有权要求保险公司按照原合同承担赔偿责任。

保险免赔额的责任划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规定,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在保险事故中应按照约定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如果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保险费,保险公司可以依据合同约定拒绝承担赔偿责任。如果被保险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或者夸大损失以获取不当利益,保险公司有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拒绝承担赔偿责任。

保险免赔额作为保险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体现了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意愿,也关乎到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在实际操作中,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应充分了解合同条款,合理确定免赔额,并在遇到保险事故时按照约定履行赔偿责任。同时,保险公司也应在制定免赔额时充分考虑各方利益,确保合同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