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权的确立
根据法律规定,继承人是指在被继承人死亡时,依法享有继承被继承人财产权利的人。继承人的确立主要依据遗嘱和法定继承。遗嘱是指被继承人在生前对其财产所作的安排,而法定继承则是根据法律规定,依照被继承人的亲属关系和人口数量来确定继承人。
遗产分配原则
遗产分配应当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则。应当将被继承人的全部财产进行清点,包括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要按照法律规定的顺序,将遗产分配给合法的继承人。如果有多个继承人,应当协商解决分配问题,或者由法院依法判决。
遗嘱的作用与限制
遗嘱是被继承人对财产安排的重要方式,可以自由地指定遗产的继承人、分配比例等。但是,遗嘱并非绝对有效,存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例如,遗嘱必须是被继承人生前的真实意思表示;遗嘱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求;遗嘱中的处分不得违反法律规定等。
法定继承的规定
当遗嘱不存在或者无效时,法律将按照法定继承的规定来确定继承人。法定继承的顺序一般为: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对于没有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的个体,其遗产将归国家所有。
继承人的义务
作为继承人,除享有继承权外,还需承担一定的义务。主要包括:尊重并执行遗嘱的内容;按照法定继承的规定接受遗产;如有争议,应当通过协商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在取得遗产后,应当妥善保管和管理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继承人有如下权利及义务:
- 继承人有接受继承和放弃继承的权利。
- 继承人有取得遗产的权利。
- 继承人应当承担被继承人的债务。
- 继承人应当履行对被继承人的遗嘱执行的义务。
- 继承人应当按照法定顺序分配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