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首页
 
热搜

弃车逃逸的法律处罚及相关规定(弃车逃逸的法律处罚及相关规定有哪些)

播报文章

life

发布时间: 2025-01-05 07:55:01life官方账号
关注
当前位置: 法律 » 案例 » 正文

根据2022年4月1日起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公安部令第163号)规定,造成致人轻伤以上或者死亡的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一次记12分。造成致人轻微伤或者财产损失的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一次记6分。

如果是肇事逃逸的行为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 。

在我国,弃车逃逸是指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责任,将车辆遗弃在现场或者逃离现场的行为。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社会公共安全造成极大危害。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弃车逃逸的行为,将依法进行严厉处罚。

一、弃车逃逸的法律处罚

行政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难以移动的车辆,妨碍其他车辆通行的,应当立即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其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当事人未按规定停车的,将面临200元的罚款处罚。同时,如果弃车逃逸后被查获,还需承担此笔罚款。

记分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处20分。驾驶证被扣留后,当事人在一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刑事责任

弃车逃逸行为属于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因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或者财产损失重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致人轻伤或者财产损失较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弃车逃逸行为将面临刑事处罚。

二、相关法律法规

除了上文提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外,还有一些相关法律法规对弃车逃逸行为进行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三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未按规定报警、停车、保护现场以及协助调查处理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给予警告或者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因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或者财产损失重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致人轻伤或者财产损失较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对于弃车逃逸的行为,我国法律将其视为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将依法进行严厉处罚。为了自身和他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广大驾驶员应严格遵守交通法规,自觉维护道路交通秩序。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