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首页
 
热搜

担保期限的法律规定与实际操作(担保期限的法律规定与实际操作有关吗)

播报文章

life

发布时间: 2024-08-09 13:55:01life官方账号
关注
当前位置: 法律 » 案例 » 正文

(1)债权人与债务人达成新的债权债务协议;

(2)债权人同意延长担保期限;

(3)债务人履行完全部债务或者豁免部分债务;

(4)担保财产被查封、扣押或者拍卖,且该财产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豁免部分债务。

三、担保期限的实际操作

确定担保期限时要充分考虑各方利益

在签订担保合同时,担保人和债权人应充分考虑各方的利益,确保担保期限既能满足债权人的权益保障需求,又能尽量减轻担保人的负担。例如,可以根据债务人的还款能力、信用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担保期限。

注意担保期限与主合同的关系

担保期限与主合同的关系密切,担保人在设定担保期限时要注意遵守主合同的约定。同时,债权人在行使权利时也要遵循主合同的约定,避免因为违反主合同而导致担保期限无法顺利实现。

定期审查担保责任是否仍然存在

在担保期限内,担保人应定期审查自己的担保责任是否仍然存在。一旦发生债务人的还款逾期等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担保责任过期。例如,可以与债务人协商展期、提前还款等事宜。

担保期限的法律规定与实际操作有关。按照《担保法司法解释》第34条的规定,“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从判决或者仲裁裁决生效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