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主要包括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根据《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规定》第九条,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积极采取了预防侵权的合理措施是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存在侵权过错的因素之一。网络服务提供者因未能积极采取预防侵权的合理措施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符合权利义务对等原则1。此外,《侵权责任法》还规定了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前者要求原告证明对方有过错,后者只需证明存在侵权即可2 。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侵权问题日益严重。本文将邀请江兵律师为我们详解网络侵权责任及其法律救济途径。
一、网络侵权责任
定义
网络侵权责任是指在网络环境下,侵犯他人民事权益的行为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这些侵权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以及侵犯个人隐私、名誉权等人格权。
网络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网络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有侵权行为发生;
(2)行为人具有过错;
(3)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4)损害结果的发生给受害人造成实际损失。
二、网络侵权的法律救济途径
协商解决
受害者在发现网络侵权行为后,首先可以尝试与侵权方进行协商,要求停止侵权行为、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在某些情况下,通过协商可以达到双方满意的解决方案。
投诉举报
受害者可以向有关部门或网站进行投诉举报,要求对侵权方进行处理。如中国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部门,以及涉及音乐、影视、文学等领域的网站,都设有专门的投诉举报通道。
提起诉讼
如果协商和投诉无果,受害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令侵权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诉讼过程中,受害者需要提供证据证明侵权行为的存在及其对自己的损害。
申请仲裁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受害者可以选择通过仲裁方式解决纠纷。例如,一些网络服务提供商与用户之间签订的服务协议中约定了争议解决方式为仲裁。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等机构也提供网络仲裁服务。
网络侵权责任是一个复杂的法律问题,受害者应当掌握相关法律知识,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江兵律师建议广大网民在使用网络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和知识产权,遵守法律法规,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