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首页
 
热搜

哺乳假的法律规定及相关权益保障(哺乳假法律条文)

播报文章

life

发布时间: 2024-12-14 23:00:01life官方账号
关注
当前位置: 法律 » 案例 » 正文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九条,对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用人单位应当在保障其身体健康的前提下,给予哺乳假。哺乳假期间,工资待遇不得降低。

此外,2023年4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女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给予哺乳假期:(一)怀孕;(二)分娩;(三)剖腹产;(四)流产;(五)绝育手术后恢复期。

哺乳假是指为了照顾新生儿而给予女性职工的一定时间的休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我国对哺乳假的规定如下:

法律规定

根据《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女职工生育的,享受产假98天;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生育、职业培训、社会保障和法律援助等权益。”

哺乳假的具体规定

根据《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女职工提供必要的卫生保健设施,保障女职工在生理期、哺乳期内的休息。”因此,用人单位应当为哺乳期的女性职工提供哺乳假。哺乳假的具体天数由用人单位与女职工协商确定,一般为每天至少1小时。

哺乳假的权益保障

为了让女性职工能够充分享受到哺乳假的权益,我国还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例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女职工劳动保护的意见》,明确要求用人单位切实保障女职工的哺乳假权益;各地劳动监察部门也加大了对用人单位违反规定的查处力度,以确保女性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我国对哺乳假的规定和权益保障措施日益完善,旨在为广大女性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