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伪造公章的法律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伪造公章属于犯罪行为,将受到刑事处罚。根据情节轻重,可能面临拘役、有期徒刑等刑事责任。
伪造公章的行为可能导致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公章的,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伪造公章的行为可能影响企业的信用记录,导致企业在银行、税务等部门受到信用惩戒,进一步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
二、防范措施
加强公章管理和使用制度的建设,明确公章的使用范围、权限和程序,确保公章的安全。
对员工进行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培训,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防止员工违法违规行为。
定期对公章进行检查和更换,确保公章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建立公章使用的追踪机制,一旦发现公章被冒用或伪造,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打击伪造公章等犯罪行为,共同维护社会治安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