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的规定,结婚的最低年龄是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如果未达到法定婚龄,则不能领取结婚证 。
在现代社会,结婚是人生中重要的一件事情。在中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男女双方在符合法定婚龄的情况下,可以领取结婚证。那么,什么是法定婚龄?又有哪些年龄段的人可以在法定婚龄范围内结婚呢?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
一、法定婚龄是什么?
法定婚龄是指国家规定的男女双方可以结婚的最低年龄。在中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男女双方在符合法定婚龄的情况下,可以领取结婚证。目前,中国的法定婚龄为男22周岁,女20周岁。
二、哪些年龄段的人可以在法定婚龄范围内结婚?
男22周岁,女20周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男女双方在符合法定婚龄的情况下,可以领取结婚证。目前,中国的法定婚龄为男22周岁,女20周岁。这意味着,只要男女双方年满22周岁和20周岁,就可以在法定婚龄范围内结婚。
未达到法定婚龄的情况
对于未达到法定婚龄的男女,如果他们想要结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父母双方同意;
(2)男女双方已经达到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结婚登记年龄;
(3)男女双方通过合法途径解除近亲属关系或者取得近亲属同意。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三种情况均需要满足相应的条件,否则无法办理结婚手续。未达到法定婚龄的男女还需注意,他们在领证前需要接受民政部门的审查,以确保他们符合结婚的条件。
三、违反法定婚龄会有什么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违反法定婚龄的男女在未达到法定婚龄时结婚的,婚姻无效。也就是说,他们的婚姻不具有法律效力,不受法律保护。如果当事人在申请离婚时,法院可以根据情况判决是否批准离婚。对于已育子女的夫妻,即使婚姻无效,也需要按照相关规定承担抚养、教育子女的责任。
四、结语
了解法定婚龄及相关法律法规对于打算结婚的人来说非常重要。只有遵守法律规定,才能保证自己的婚姻合法有效,享受到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保障。希望本文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法定婚龄的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