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开展各种诊疗活动和未取得医师资格的人擅自从事医师执业活动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非法行医罪的主体为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而医疗事故罪的主体却必须是国家主管部门批准从事医生职业的医务工作人员。
此外,非法行医行为人主观方面表现为一种故意犯罪,而医疗事故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则是表现为过失。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不同,非法行医犯罪属于情节犯,根据法律规定,情节严重是构成本罪的条件,但不一定造成就诊人的身体伤害或者死亡,而医疗事故罪则属于实害犯,造成就诊病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是构成医疗事故犯罪的必备要件。
一、非法行医罪的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36条规定,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师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从事诊疗活动,或者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单位擅自开展医疗服务的犯罪行为。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形:(1)未取得医师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从事诊疗活动;(2)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单位擅自开展医疗服务;(3)未取得医师执业资格的人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活动;(4)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单位在医疗机构中开展医疗服务。
二、非法行医罪的处罚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36条规定,非法行医罪的处罚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情节较轻的,可以处以罚款或者警告;(3)造成患者严重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三、预防非法行医罪的发生
为了预防非法行医罪的发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管理,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2)加大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严格审查其是否具备合法执业许可证;(3)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科学素养,让人们能够辨别非法行医行为并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