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首页
 
热搜

租房知识:法律条款与权益保障(租房权益的新法律规定)

播报文章

life

发布时间: 2024-11-01 17:11:02life官方账号
关注
当前位置: 法律 » 案例 » 正文

根据《民法典》合同编租赁合同章,共有32条。该章大部分法条是从《合同法》《城镇房屋租赁合同司法解释》承袭或修订而来。其中实质性修订共有6个法条,主要完善了不定期租赁的推定规则、明确优先承租权、合理分配租赁物维修义务等。

此外,2021年1月1日起,我国进入民法典时代,已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房屋出租的法律规定做了重大的修改。总体来看,更加有利于保障租房人的居住权益,同时也兼顾了出租人的权益 。

租房作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许多法律条款和权益保障问题。在租赁过程中,租户和房东都应了解相关法律规定,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本文将对租房过程中的法律条款和权益保障进行简要介绍。

一、合同

合同是租赁关系的依据,双方应签订书面合同。合同中应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租赁期限、租金支付方式、房屋用途等内容。

合同应符合法律规定,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如果合同存在违法行为,可能导致合同无效。

二、租金与押金

租金是租户按月支付给房东的费用,通常以货币形式支付。租金的数额应根据市场价格和房屋性质确定,不得随意涨价或收取额外费用。

押金是为保证租赁房屋在租赁期间不受损害而向房东交纳的一笔资金。押金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退还时应扣除因房屋损坏或未按时支付租金所产生的费用。

三、违约责任

租户在租赁期间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承担违约责任:未经房东同意擅自转租、转借、改变房屋用途;无正当理由未按期支付租金;损坏房屋或者设施等。

房东在租赁期间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承担违约责任:未按照合同约定提供房屋;擅自提高租金;无正当理由扣押押金等。

四、权益保障

租户有权要求房东提供合法、安全、卫生的房屋,并确保房屋符合居住条件。

租户有权监督房屋的维修和保养工作,房东应按照合同约定及时进行维修。

如果发生纠纷,双方可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向有关部门投诉或诉诸法院。

在租房过程中,租户和房东都应了解相关法律条款,明确双方的权益和义务,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同时,遇到问题时要及时沟通协商,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