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首页
 
热搜

约定管辖:法律原则与实践(约定管辖权 最新规定)

播报文章

life

发布时间: 2024-10-29 00:44:01life官方账号
关注
当前位置: 法律 » 案例 » 正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第一项规定,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双方当事人协议选择的法院并非与争议有实际联系地点的法院,应当认定协议管辖无效。

一、约定管辖的概念与原则

约定管辖是指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就合同纠纷的法院选择达成协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将合同纠纷提交指定法院或者其他人民法院管辖。约定管辖的主要原则包括独立性原则、诚信原则和便利原则。

独立性原则:约定管辖应当尊重法院的独立性,不得干涉法院对案件的审判权。

诚信原则: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不得恶意规避法院管辖。

便利原则:约定管辖应当有利于当事人行使诉权,不得损害当事人的其他合法权益。

二、约定管辖的适用范围与限制

约定管辖适用于各类民事诉讼案件,包括合同纠纷、侵权责任纠纷、财产权益纠纷等。然而,约定管辖并非绝对的,存在一定的限制条件。

不得违反法定管辖原则:约定管辖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法定管辖原则,如级别管辖、地域管辖等。

不得违反专属管辖原则:对于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当事人不得通过约定管辖规避专属管辖。

不得违反协商一致原则:当事人之间关于约定管辖的协议应当基于充分协商并取得一致意见。

三、约定管辖的实务操作与案例分析

以合同为基础的约定管辖: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将合同纠纷提交指定法院或者其他人民法院管辖。例如,某公司在签订供货合同时,约定将因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纠纷提交北京某区人民法院审理。

国际商事仲裁中的约定管辖:当事人在签订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时,可以在协议中明确约定将争议提交指定仲裁机构或者特定国家的法院管辖。例如,甲方和乙方签订的国际贸易合同中,约定将因违约行为引发的争议提交瑞士日内瓦国际仲裁庭管辖。

四、结论

约定管辖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旨在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司法效率。然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当事人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确保约定管辖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