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款利息的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借款人与出借人可以约定借款利率。如果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视为年利率6%。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和方式支付利息。如未按期支付或者支付方式不当,出借人有权要求借款人支付逾期利息或者赔偿损失。
二、借款利息的计算方式
月利率计算公式为:月利率=年利率÷12。例如,年利率为6%,则月利率为5%。
逾期利息计算公式为:逾期利息=逾期金额×逾期天数×月利率。其中,逾期金额指借款人未按期还款的本金和利息之和;逾期天数指自借款到期之日起至实际还款日止的天数。
三、违约责任
如果借款人未按期还款,出借人有权要求借款人支付逾期利息或者赔偿损失。
如果出借人未按照约定的方式收取利息,借款人有权要求返还多收的部分。
如果出借人和借款人在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或者其他违约责任条款,并在发生违约行为时得到执行,则受害方可以依据合同要求对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五条规定,借款合同应当约定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无息。
如果当事人之间就借款利息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情况下,法院是否支持出借方对于利息的主张,应当按照以下情形分别处理:
- 如果出借人已经提供了借款,但是未收取利息的,应当认定为无偿借贷;
- 如果出借人已经收取了利息,但是未提供借款的,应当认定为不当得利;
- 如果出借人既提供了借款又收取了利息的,应当认定为有偿借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