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首页
 
热搜

判决与裁定:法律术语的区分与应用(判决与裁定的主要区别包括哪些)

播报文章

life

发布时间: 2024-10-27 08:00:01life官方账号
关注
当前位置: 法律 » 案例 » 正文

判决和裁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简单来说,判决是人民法院对当事人之间的争议进行认定并作出的权威性的判定,解决的是实体法律关系;而裁定是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的时候,对所发生的程序上应解决的事项,所做的审判职务上的判定,解决的是诉讼过程中的程序性问题 。

具体来说,判决必须采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通常在审判结束后会给当事人一份判决书;而裁定则既可以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也可以用口头形式表达出来。此外,在适用范围、依据、上诉期限等方面也有所不同 。

在法律领域,判决和裁定是两个常见的概念,它们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了解判决和裁定的区别,有助于提高法律工作者的业务水平,更好地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本文将从定义、性质、程序和效力等方面对判决和裁定进行阐述,以期为广大法律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定义

判决:判决是指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根据查明的事实和证据,依法作出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最终意见。判决通常包括案件的事实认定、法律适用以及刑罚或者赔偿金额等内容。

裁定:裁定是指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对于程序性问题或者诉讼中的某个具体事项作出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临时性意见。裁定通常包括对证据的认可或否认、对程序问题的处理以及对诉讼参加人的处分等内容。

二、性质

判决的性质:判决是法院对案件的最后处理结果,具有终局性。一旦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服从判决。判决体现了法院对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的统一判断,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

裁定的性质:裁定是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对程序性问题或者诉讼中的某个具体事项作出的临时性处理意见。裁定不具有终局性,不影响案件的最终处理结果。但裁定同样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服从。

三、程序

判决的程序:判决是在法庭审理结束后,由审判长或者庭长依法作出的。判决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开庭审理、陈述辩论、举证质证、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合议庭评议、审判长宣布判决等。

裁定的程序:裁定是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对于程序性问题或者诉讼中的某个具体事项作出的临时性处理意见。裁定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提出申请、审查申请、作出决定等。

四、效力

判决的效力: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当事人必须服从,不得上诉。判决可以对刑事责任、民事责任或者行政责任进行裁判,具有强制执行力。

裁定的效力: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当事人也必须服从。裁定可以解决程序性问题,对诉讼参加人的处分具有强制执行力。但裁定不具有终局性,不影响案件的最终处理结果。

判决和裁定在法律实践中具有不同的性质、程序和效力。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有助于提高法律工作者的业务水平,更好地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