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首页
 
热搜

假期工资:法律规定与权益保障(假期工资是什么意思)

播报文章

life

发布时间: 2024-10-21 01:55:01life官方账号
关注
当前位置: 法律 » 案例 » 正文

假期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元旦一天假期,春节三天长假,清明节一天假期,五一一天假期,端午节一天假期,中秋节一天假期,国庆长假三天)以及双休日等假期时间加班,向其工作单位领取的加班费。

一、假期工资的法律规定

中国劳动法对于假期工资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或者年休假期间工作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如果劳动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国际劳工组织(ILO)对于假期工资的规定

国际劳工组织第169号公约规定,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或者年休假期间工作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正常工作日的工资支付劳动者工资。如果劳动者连续工作一个以上周期的国家休假日,且在此期间未得到休息的,应当按照不低于正常工作日工资的三倍支付劳动者工资。

二、假期工资的权益保障

劳动者应当了解自己的权益

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应当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了解自己在法定节假日和年休假期间的工作待遇。如有疑问,可以向用人单位咨询或查阅相关法律法规。

遇到问题时如何维权

如果劳动者发现自己在法定节假日或者年休假期间工作的工资待遇低于法定标准,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书面要求。用人单位应当在5日内答复;逾期未答复或者提出的要求不合理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劳动行政部门的职责与作用

劳动行政部门负责监督和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关系和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在劳动者要求支付假期工资的问题上,劳动行政部门会依法进行调查、调解,为劳动者提供法律援助,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假期工资是劳动者应得的一项权益。劳动者应当了解相关法律法规,遇到问题时积极维权,同时劳动行政部门也要发挥其职责和作用,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