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首页
 
热搜

撤销权的除斥期间:法律规定的时间限制(撤销权除斥期间已过如何救济)

播报文章

life

发布时间: 2024-10-10 23:11:01life官方账号
关注
当前位置: 法律 » 案例 » 正文

撤销权已过除斥期间,其撤销权也随之消灭,是无法救济的。 但是,如果您认为您的撤销权已经超过了除斥期间,您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撤销该合同。

在现代法律体系中,撤销权是一种重要的法律制度,旨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然而,为了防止滥用撤销权,各国法律通常都对撤销权设定了一定的除斥期间。本文将详细介绍撤销权的除斥期间及其相关法律规定。

一、什么是撤销权?

撤销权是指当事人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取消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行为的权利。这种权利的行使主要是针对那些已经生效的法律行为,如果这些行为是在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未满一定期限内作出的,那么当事人就有权利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二、除斥期间的概念

除斥期间是指自法律行为成立之日起至撤销权行使完毕之日止的时间间隔。在这个期限内,当事人不能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法律行为。超过这个期限,当事人就丧失了撤销权。

三、为什么需要设定除斥期间?

设定除斥期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滥用撤销权。如果没有除斥期间的限制,当事人可能会在了解到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后立即提起撤销诉讼,从而导致法院和仲裁机构的工作负担加重。过度的撤销诉讼还可能导致法律关系的混乱,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

四、各国关于撤销权除斥期间的规定

各国对于撤销权除斥期间的规定不尽相同,但大多数国家都有类似的规定。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规定:

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视为撤回撤销权。”

美国:《美国联邦合同法》第§232(1)条规定:“当事人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未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英国:《英国普通法准则》第68A条规定:“当事人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两年内未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德国:《德国民法典》第177条规定:“当事人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六个月内未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五、结论

撤销权的除斥期间是法律为了防止滥用撤销权而设定的一项重要制度。各国根据自己的法律传统和实际需要制定了不同的除斥期间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当事人应当注意遵守相关法律规定,正确行使自己的撤销权。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