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首页
 
热搜

黄酒酒精度数的法律规定与影响(黄酒 酒精度)

播报文章

life

发布时间: 2024-10-05 11:00:01life官方账号
关注
当前位置: 法律 » 案例 » 正文

黄酒是一种以糯米、黍米或粟为主要原料,经过特定工艺酿制而成的传统酒类。黄酒的酒精度相对较高,一般在15%至20%之间。根据新标准GB/T 13662-2018,清爽型黄酒的酒精度下限值降低至6.0%vol,取消了上限值。

黄酒,作为中国传统的饮品之一,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的喜爱。然而,随着消费者对酒精度数的关注度逐渐提高,黄酒的酒精度数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法律的角度来探讨黄酒酒精度数的规定以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黄酒酒精度数的法律规定

在中国,食品安全法对食品中的酒精含量进行了明确规定。根据食品安全法(GB 7718-2011)的规定,黄酒属于发酵酒类,其酒精度数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具体来说,发酵酒类的酒精度数不得低于4%vol,否则将被视为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产品。

黄酒酒精度数对消费者的影响

黄酒酒精度数的高低会影响消费者的健康。过高的酒精度数会对肝脏、心血管等器官产生不良影响,长时间饮用可能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因此,消费者在购买黄酒时,应关注产品的酒精度数,尽量选择低度数的产品,以保障自己的健康。

黄酒酒精度数的高低还会影响产品的价格和市场竞争力。一般来说,低度数的黄酒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价格相对较高;而高度数的黄酒虽然口感独特,但由于消费者对其健康风险的担忧,市场需求相对较低。因此,企业在生产黄酒时,应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健康意识,合理控制产品的酒精度数。

黄酒酒精度数的法律监管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市场秩序,我国政府对食品中的酒精含量进行了严格的监管。相关部门会定期对市场上的黄酒产品进行抽检,检查其酒精度数是否符合国家标准。一旦发现违规产品,将依法进行查处,并对相关企业进行处罚。消费者在购买黄酒时,也可以通过查看产品的包装标签或咨询销售人员了解产品的酒精度数。

黄酒酒精度数在我国受到了严格的法律规定和监管。企业和消费者都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关注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