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首页
 
热搜

商标审查的法律程序与标准(商标审查的法律程序与标准有哪些)

播报文章

life

发布时间: 2024-08-01 01:33:01life官方账号
关注
当前位置: 法律 » 案例 » 正文

商标审查是商标注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确保商标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防止商标侵权行为的发生。本文将从商标审查的法律程序和标准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商标审查的法律程序

商标注册申请的提交:商标注册申请人向商标局提交商标注册申请,申请中应包含商标的基本情况、使用商品或服务的类别、指定的商品或服务的国际分类等信息。

形式审查:商标局对提交的商标注册申请进行形式审查,主要是检查申请书件是否符合法定要求,如申请人名称、地址、邮编、电话、传真等是否填写完整,以及申请文件的形式是否规范等。

实质审查:在形式审查通过的基础上,商标局对申请进行实质审查。实质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商标是否与现有注册商标冲突;商标是否具有显著特征,是否容易识别;商标是否违反公序良俗等。

初审公告:在实质审查合格的情况下,商标局对申请予以初步审定,并在《中国商标公告》上刊登初审公告。自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任何利害关系人都可以对初步审定的商标提出异议。

异议审理:如果有异议人提出异议,商标局将对异议进行审理。在审理过程中,异议人可以提供证据以证明其观点。如果证据充分且合理,商标局将依法撤销初步审定的商标或者予以驳回。

注册登记:在通过上述程序后,商标局将对符合条件的商标进行注册登记,颁发《商标注册证》。获得注册证的商标享有专用权,可以阻止他人在相同或类似商品和服务上使用相同或近似的商标。

二、商标审查的标准

独占性:商标应当具有独占性,即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和服务上,不得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近似商标同时存在。独占性是保证市场竞争秩序和消费者利益的重要原则。

易识别性:商标应当具有显著性,便于消费者识别。显著性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能够迅速识别出该商标与其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之间的关联。

非功能性:商标不应具有功能性,即不能用于指示商品或者服务的性质、特点、用途等。功能性商标可能导致消费者误认为该商标所代表的商品或服务具有某种特定功能。

不违反公序良俗:商标不得违反公序良俗,即不得具有贬损他人或者公共利益的内容。公序良俗包括诚实信用、公平竞争等方面的要求。

商标审查是一项严谨的法律程序,旨在保障消费者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企业应当了解商标审查的法律程序和标准,合理规划商标布局,以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价值。

商标审查的法律程序与标准有以下几个方面:

- 商标注册申请书的审查;

- 商标图样的审查;

- 商标注册申请的公告;

- 商标注册申请的实质审查;

- 驳回复审申请的审查;

- 商标转让、许可使用等申请的审查。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